学院概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本站首页 -> 学院概况

体育学院简介

贵阳学院体育学院前身为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2012年撤系建院改名贵阳学院体育学院。现有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2个本科专业。学院于1978年开始招收体育教育专业(专科),2006年开始招收体育教育专业本科,2014年开始招收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2021年获批体育硕士点,2023年完成体育教育专业师范认证工作,2023年开始招收体育硕士。学院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2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7人,在读博士2人,贵州省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金师”2人,贵州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2人,外聘知名双师型行业教师5名,担任省级以上学术团体理事3人;具有国际级、国家级教练、裁判员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员资质的12人。近年来学院获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国家级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3项;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市级项目30余项,获批省级“金课”2项。学院拥有全国大众健美操培训基地、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贵州省舞龙舞狮训练基地、贵州省健身气功示范学校、贵州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等一批省市级训练基地;与贵阳市教育局签订协同育人合作协议。近年来学院教师参加教师教学技能竞赛获得国家级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3项、省级三等奖2项;发表核心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专著10部,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市级项目30余项,获批省级“金课”2项,主持、参与省市级、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

学院先后被贵州省体育局、贵州省民委、贵阳市体育局等一批省市级单位授予: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贵州省舞龙舞狮训练基地、贵州省健身气功示范学校、全国大众健美操培训基地、贵州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贵阳市城市体育研究所、贵阳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等一批省市级培训与训练基地,同时还与省内外相关单位共建了25个毕业实习基地。建校至今共培养了13届本科毕业生,近五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 90.37%。同时,学院学生在省内外的各项大赛中获得了骄人的成绩,获得国家级比赛以上的奖励共计70余次;获得省级比赛奖励共计70余。


体育学院专业简介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我校于2014年创办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并于同年开始招生本专业的本科生,于2023年开始招生硕士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始终秉承“突出实用,服务本地”的校训精神,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

社会体育专业现有高级职称教师27人,硕士生导师1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贵州省教学名师1人,省级“金师”2人,具有国际级、国家级教练、裁判员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员资质的12人。近年来学院获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国家级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3项;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市级项目30余项,获批省级“金课”2项。

学院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为核心,围绕体育产业发展需求,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核心课程既有体育基础理论课程,如体育社会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管理学等;又有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技能课程,如体育健身指导,体育赛事策划与组织、体育俱乐部组织与管理等。与此同时学院还根据专业特色,开设多门专业选修课,为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规划提供技术支持。

此外,学院注重实践育人,建立了全国大众健美操培训基地、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贵州省舞龙舞狮训练基地、贵州省健身气功示范学校、贵州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等一批省市级训练基地;与贵阳市教育局签订协同育人合作协议,推进地方政府、高等学校、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与贵阳市体校合作建立“训练联盟”,迅速提升了训练、竞赛水平;与贵阳市网球管理中心联合打造“网球联盟”培养网球人才;与飞锐健身俱乐部、中体信力健身合作培养健身教练、体适能师、建立各类培训师晋级通道;与贵州省足球、篮球、田径等体育协会合作开展各项目裁判员、教练员培训为学生获取项目职业资格开辟通道。建校至今共培养了7届本科毕业生,近五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 90.37%。学院学生在省内外的各项大赛中获得了骄人的成绩,如2023杭州亚运会铜牌等国家级比赛以上的奖励共计70余项;获得省级比赛奖励共计70余项。


    体育教育专业

    学院于1978年开始招收体育教育专业(专科),2006年开始招收体育教育专业本科,2021年获批体育硕士点,2023年完成体育教育专业师范认证工作。体育教育专业现有高级职称教师27人,硕士生导师1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贵州省教学名师1人,省级“金师”2人,具有国际级、国家级教练、裁判员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员资质的12人。近年来学院获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国家级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3项;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市级项目30余项,获批省级“金课”2项。学院注重实践育人,拥有全国大众健美操培训基地、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贵州省舞龙舞狮训练基地、贵州省健身气功示范学校、贵州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等一批省市级训练基地;与贵阳市教育局签订协同育人合作协议,推进地方政府、高等学校、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与贵阳市体校合作建立“训练联盟”,迅速提升了训练、竞赛水平;与贵阳市网球管理中心联合打造“网球联盟”培养网球人才;与飞锐健身俱乐部、中体信力健身合作培养健身教练、体适能师、建立各类培训师晋级通道;与贵州省足球、篮球、田径等体育协会合作开展各项目裁判员、教练员培训为学生获取项目职业资格开辟通道。建校至今共培养了13届本科毕业生,近五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 90.37%。学院学生在省内外的各项大赛中获得了骄人的成绩,如2023杭州亚运会铜牌等国家级比赛以上的奖励共计70余项;获得省级比赛奖励共计70余项。




2025年9月